第309章 朝廷形势-《回到明末建工业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孙传庭说得铿锵有力。
    外边的许三咳嗽了两声,这才走进来,看着满脸激动的孙传庭。
    还以为这家伙要弑主......
    “无事,先退下去吧。”
    陆舟挥了一挥手,让孙传庭与许三都退了下去,独自一人思索着当下情形。
    其实,按照夏国的发展情况,陆舟本来打算在内燃机造出来后再发动大型战争。
    因为这样就能够尽可能的加快运输速度,夏国的领土太大了,而且兵源少,后期的围城战会极为吃力。
    但是,就看西西伯利亚的天月军就知道了,西西伯利亚平原建立了许多正儿八经的防御城池,哪怕是有火器,在推进的时候都极为缓慢。
    现在火药方面没有进一步突破,厚重的城墙是无法用火炮直接轰开,只能火力覆盖塔楼。
    这种情况,在遇到小型城池还好使用,但如果是绵延数里的大城,还得是靠人力厮杀攻夺。
    但是。
    如果再往后等个几年时间,夏国就能完全不同。
    陆舟有无限签到的资源。
    再过两年支线铁路铺设完毕,基础的内燃机能够使用,凭借当前陆庄的造车技术,完全可以造出坦克。
    甚至子弹都能开始普及......
    用坦克去打建奴,想想都刺激。
    但遗憾的是,时间不允许。
    大明烂得太快,陆舟穿越过来得太晚。
    在这几年时间,能将夏国扩张至此已经是极为不易。
    时间依旧是紧迫的。
    如果再往后拖几年,清军或许两年后还能入关,又或者是闯王在明北立下了根脚,与南明相互对峙。
    陆舟想借贼寇之手将明地翻个底朝天,可不等同于乐意把江山拱手让于李自成。
    该做的布局还是得做好,陕西跟山西的根据地就是为此开辟。
    还有一个,就是当下的辽东土地,也的确应该发动一场战争了。
    根据辽东情报所看,清军在松锦地区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,正好是夏军出兵的机会。
    崇祯十五年,二月。
    清兵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城外墙,副将吕品奇不战而降。
    松山、锦州、杏山三城尽没。
    至此,这场耗费了清军大半国力的战争结束,皇台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打胜了这传奇一战。
    众贝勒这会也能看出,当初胡皇力保上三旗,诛杀叛臣的决断是有多么英明。
    清军只要是有核心尚存,战力依旧是存在的,八旗的主力依旧还只是在那么一两万人身上。
    只要这主力尚在,八旗军就不会溃散。
    而耻辱的是,明军在面对远远少于自己的清军,四处逃亡......还逃不出来.......
    第(1/3)页